2025年10月12日,西班牙篮球乙级联赛的第三轮比赛中,余嘉豪所在的坎塔布里亚队以58比107惨败给帕伦西亚队。余嘉豪在比赛中仅出场13分钟,2投1中,得到2分2篮板1助攻,创下了个人西乙生涯的新低。
从季前赛的平均12.5分和7.8篮板,到常规赛数据的大幅下滑,余嘉豪在西乙的留洋之路正面临严峻挑战。比赛中的过程暴露了坎塔布里亚队整体实力的不足。首节开始,球队频繁失误,防守上也无法有效阻止对方的快速进攻,单节就落后15分。余嘉豪在首节末段替补登场,但几乎没有触球机会,仅有一次篮板保护。
第二节,坎塔布里亚队尝试通过外线投篮扭转局面,但投篮命中率极低,分差不断扩大至25分。上半场结束时,余嘉豪的技术统计仅为1个篮板,进攻端几乎没有得到机会,战术体系似乎完全忽视了他。
展开剩余79%第三节成为比赛彻底失控的转折点。帕伦西亚队通过全场紧逼防守,不断完成抢断并快速反击,坎塔布里亚队单节净负18分。余嘉豪在本节中段重新登场,尽管他完成了一次篮下勾手得分并送出一次助攻,但在防守端由于移动速度较慢,频频成为对方的突破目标。一次补防不及时,导致对方完成扣篮,另一次换防时,他被对方后卫轻松突破。三节结束时,分差已达到43分,第四节完全进入垃圾时间。
余嘉豪在第四节未再获得出场机会,整场比赛的正负值为-29。回顾前三场常规赛,他的表现持续下滑:第一场对阵圣塞瓦斯蒂安,他出场23分钟,罚球9次得到9分3篮板;第二场对阵奥伦塞,出场时间缩短至16分钟,数据降至4分4篮板;本场仅得2分2篮板,距离轮换阵容的边缘越来越近。
与季前赛的高光表现形成鲜明对比,余嘉豪曾在热身赛中对阵西甲毕尔巴鄂时拿下7分8篮板,并在对阵蒂佐纳的比赛中命中绝平三分。而在第三场比赛中,余嘉豪也曾遭遇了一次裁判误判,尽管球进了,但被判为超时无效。
余嘉豪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技术上的适应性问题。西乙联赛注重快速攻防转换,场均回合数比CBA高出超过15%。余嘉豪身高2米23,虽然在静态对抗中具有优势,但在高速的攻防转换中,这一优势反而成了负担。尤其是在横向移动上,他的速度未能适应挡拆换防的需求。防守端,他的护框能力较弱,三场比赛中曾5次被对方隔扣;进攻端,除了篮下得分外,他缺乏其他稳定得分手段,三分球更是3投0中。更为关键的是,余嘉豪的出手权受限——三场比赛总共只出手8次,几乎只有CBA单场出手数的三分之一,这大大削弱了他的实战锻炼价值。
留洋的经济账也引人关注。为加盟西班牙联赛,余嘉豪放弃了CBA提供的约600万元人民币顶薪合同,在毕尔巴鄂的月薪仅为2000欧元(约合1.7万元人民币),降幅高达98%。尽管合同签到了2028年,但其中包含严格的考核条款:若他本赛季的西乙场均数据低于5分3篮板,毕尔巴鄂可以在2026年提前终止合同。目前,余嘉豪的团队正通过加练专项技术,如聘请私人教练提高横向移动速度,来弥补技术短板。但如果短期内无法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,这些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。
坎塔布里亚队的竞技环境同样不容乐观。上赛季他们排名西乙倒数第四,休赛期未做有效补强,开赛三场场均净负22.3分。队内矛盾频发,首发出场时间基本被两名西班牙本土球员垄断,国际球员的场均出场时间不到15分钟。在这种环境下,余嘉豪不仅要克服技战术的适应问题,还要面对复杂的队内竞争。
中国球员在欧洲的困境再次显现。与日韩球员通过校园篮球—欧洲低级别联赛—顶级联赛的渐进式成长路径不同,国内青训球员常常难以适应欧洲的篮球节奏。余嘉豪的困境,并不完全是个人能力的问题,更是CBA与欧洲联赛之间强度差距的体现。随着西乙联赛的攻防转换速度已超过CBA总决赛的强度,所谓的“CBA王牌中锋”的含金量自然需要重新评估。
如果这种趋势持续,余嘉豪的留洋生涯可能面临两种结局:一是通过夏季训练提升后,在下半赛季重返轮换阵容;二是提前解约,回归CBA。考虑到浙江男篮依然为其保留了回归的通道,并且2026年亚洲杯备战需求增加,第二种可能性正逐渐增大。对于这位22岁的中锋而言,他的西班牙之旅,已成为中国篮球留洋模式的一块试金石。
发布于:天津市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